每天走一萬步等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,是我後來覺得真的能讓人健康的方法,不是靠什麼厲害的產品、神奇的飲食法、或是短時間超有效率的運動方法,不是說這些方法沒用,而是在於是否能日複一日,長久執行下去。如果採用的方法和普通生活有很大的落差,得要特別安排時間、要特別費心張羅,想要長久做下去,除了堅強的意志支持,有足夠的錢也是必要的條件。
當我們沒辦法遵循某一種方法,生活就會以不同的速度恢復原樣,宵夜雞排珍奶、下班就是癱在沙發上,只有尿尿洗澡的時候才會起來走動,過著吃多少動的生活。
走一萬步的契機是什麼?
為什麼我會想要改變生活方式,想讓自己健康呢?就… 有一天醒來,突然發現自己身體變差了!腰會痛、爬樓梯的時膝蓋偶爾會有痛楚、體力明顯變差… 你知道嗎?有一種知道,叫做你遇到了就知道!在那之前,不管誰跟你說,就是不知道。
記得小時候常常會聽到父母或長輩說,有一天你就會知道,以前總會很自負的在內心 OS「哼,我才不會那樣子勒!」但隨著人生的歷練或是歲月走到了某個時機點,自己就處在那種情況下… 這時才會真切的理解「原來是這樣呀… 」。
「我也遇到了這個人生腳本呀!得做點什麼改變才行!」
把增加活動融入日常生活的計畫
增加身體活動的事情以前不是沒有做過,像是假日騎腳踏車、晚上散步…等,但最後都默默的中斷沒再繼續下去。由於沒長久維持的關係,自然活動帶來的好處也有限,天氣、要特別空出時間去做….等都是沒辦法堅持的原因,因此這次的想法就是「把增加活動這件事情變成每天自然而然會做的事情」。
PLAN A — 騎腳踏車上下班
就我的情況來看,什麼事情是幾乎每天都會做的呢?嗯~就是通勤上下班這件事。每天會花 30–40 分鐘搭捷運上班或下班,改騎 Youbike 的話大概是 50–60 分鐘,只要早個 20 分鐘出門依然能提早到公司。於是從 11 月開始,我一週大概有 3 到 5 天至少有一趟是騎腳踏車上下班。
第一天會比較累,但第三天就習慣了,活動似乎是夠,但問題來了… 通勤時間騎 Youbike 有三個的缺點:
- 交通危險:通勤時間車流較多,騎在路上還滿危險的,尤其是晚上更是怕怕的。
- 空氣不好:剛開始幾天還沒什麼感覺,但一週後開始覺得喉嚨癢,一直有卡東西的感覺
- 流汗:天冷的時候還好,但夏天就尷尬了!
如果再這樣騎腳踏車通勤,身體不但沒養好,反而變得更糟呢。想別的方法吧~
PLAN B — 捷運不做全程,有幾站用走的
在開始騎腳踏車上下班之前,幾乎每週五下班的時候,我會從公司(台大醫院附近)走到台北車站,經地下街走到雙連捷運站,接著再搭捷運回家。而這整個時間大概是 60 分鐘左右。雖然會再多花些時間,不過也在能接受的範圍,而且還有走在地下街不會有車輛的廢氣、也不會因為太熱而汗流浹背,更重要的是活動量也有相當的增加,感覺好像可行。此外,以前也在共筆寫過許多走路有益健康的文章,就走路吧!
於是就從 12 月 3 號開始實驗,第一天因為時間還沒拿捏好,差點上班遲到,第二天便調整出門的時間… 然後那週的工作日,每天都超過,接著第二週,也就是這週,輕鬆完成呢!
實行兩週下來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優點:
- 對生活作息影響小:早上提早 20 分鐘出門即可在同樣的時間抵達公司
- 下半身肌肉得到強化:最明顯的差別是走起路來覺得有力多了,爬樓梯也很少感到那種酸軟的感覺(隱約,不是很嚴重啦)。
- 精神變好:上班時的精神變好許多
- 晚上變得更好睡:大概第一週左右,晚上大概就是躺下去,然後醒來就差不多天亮了
- 思考人生:走路的過程裡,腦子可以想很多事情,本來混沌不清的思緒會變得清晰。漸漸的,你會知道很多事情不需要那麼急,慢條斯理、耐著性子去面對,沒有什麼事情非要怎麼樣不可。還有,人生對自己好一點,有時候放過自己,才能真正找到活著的意義。(不要笑呀,我很認真耶~)
實驗會持續下去~
當然我的方法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,但基本的出發點是「以小幅影響現在的生活為基礎,把增加身體活動的行為融入日常」,慢慢的讓健康生活方式成為你的日常,我覺得這才是真正掌握健康的有效方法。所以如果你本來就有規律的運動習慣,那很好、已經習慣遵循某一種飲食方法,這也很好。
原文刊登於 營養共筆
關於營養共筆
好像從來沒把寫「營養共筆」的理由好好跟朋友說明過,
每每只要講到這四個自同學們就不由自主發出會心一笑,就沒再問下去了。
不知道大家在念書的時候是不是有寫共同筆記的傳統呢?
在此稍微解釋一下學生時代的共同筆記好了,大學時有很多科目是很硬的,像是生物化學、分析化學、解剖學…等等,這些學科往往一次考試的內容都多到一不行,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把所有的科目都唸好,於是乎就有分組製作各科共同筆記的傳統出現。說是傳統的原因是早八百年前就有了,問學長、學姐得到的答案是「一直以來都是如此。」
就某種層面來說,共筆也是一種歲月的記憶,
在大三美術社的時候,指導老師要我們在校園內製作一個裝置藝術,於是我就和社團的同學們蒐集了各系的共同筆記,然後在學校的圖書館前,推疊成一個好像是龍的樣子…. 目的是想諷刺這樣的傳統。
出社會工作後,有天突然想寫跟營養有關的部落格,想著部落名字時腦海中立刻浮現「共筆」這個概念,於是就這麼叫做「營養共筆」了。跟學生的時候不同,寫這個沒有責任,只要有興趣就能寫,參與的朋友沒辦法投稿也沒關係,開心就好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