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捷運大安站附近的住辦大樓,沒有宣傳海報、更沒有顯眼招牌,卻有絡繹不絕的學員熟稔地走進隱密的後棟建築、搭上電梯直奔5樓 — 而那正是「Active Living積極生活」健身房的所在之處。
上回我們邀來 HOPE Friends 劉瑪姬暢聊她的秋日野遊談,而她健美的體態和正向價值觀,正落實於這個她所經營的空間。這次就帶大家實際踏入 Active Living ,感受從理念到課程活動都讓人稱奇的積極生活學!
健身不是唯一,而是積極生活的動力
聊起 Active Living 的命名由來,瑪姬笑說當初還真是想破頭,不想一如所有健身房般使用 Gym、Fit 等詞彙,原因在於:「健身只是生活的一環,不是唯一,也不是絕對要做的事。」出自這樣的理念,LOGO 藉由兩個交疊圓圈,象徵每個人由不同面向組成,這個圈是愛情或家庭、那個圈是工作 ⋯⋯ 圈與圈的交集像極了中文的「人」字,形成「以人為本」的空間,並以象徵脈輪的七彩顏色作為變化,導入身心靈成長的意念:「我們希望成為大家生活中的『第三空間』,來這裡交朋友、放鬆、鍛鍊自己。因為當你轉動身體改變,心才會跟著改變,讓自己有力氣面對生活。」
劉瑪姬說,她甚至鼓勵每位會員都應該多走向戶外,「才會知道原來爬山這麼累!」她笑著解釋,「當我開始爬山、划龍舟時,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本來體力這麼差!」瑪姬強調,健身本應是幫助人們完成夢想的工具,要有像樣的體力,才能完成想做的事情,成為推動生活前行的動能:「而不是把自己練成體脂 10 %,卻沒有體驗生活、體驗生命。」
佛系健身,「舒服」最重要
出身電視圈的劉瑪姬,以媒體人的身分跨足健身圈,她認為比起「經營者」,自己更是以「使用者」身分思考健身空間的規劃:「我看到的盲點和健身教練出身的經營者絕對不一樣。」
因著自己到健身房體驗課程的經驗,讓瑪姬深覺「舒服」就是品牌最重要的方針。在普遍追求馬甲線、蜜臀、六塊肌、體脂和飲食控制的健身市場中,魔鬼教官的訓練方式卻不是人人都能接受,要是感到不舒服,就會產生心理抗拒,這也是為什麼 Active Living 如此強調「初學者友善」理念:「我覺得人要追求的是『生活舒服』啊!只要對自己的生活心安理得,沒有絕對的對與錯。」瑪姬補充,那樣的舒服不是「怠惰」,「而是知道自己的 tempo 是什麼。」正如她所形容的, Active Living 期望在生活不同層面裡提供一個喘息空間,讓大家在最舒服的節奏上找到自己的寧靜,也能找到與他人的共鳴。
More than just a gym:
不只是間健身房,一起走向戶外就對了!
劉瑪姬說,創造 Active Living 時,就希望這裡不只是個提供健身的所在,「我們的 Slogan 是 More than just a gym. 」,而劉瑪姬是真的想實踐這件事。
她自己熱愛的運動不勝枚舉,舉凡划龍舟、攀岩、百岳、馬拉松到水肺和自由潛水都難不倒她。去年開始,這間室內健身房開始舉辦多場戶外活動和有趣企劃,首波行程就帶著多位網路名人朋友們環島騎單車,與勵馨基金會合作舉辦出走計畫;第二波則率領團隊前往印尼爪哇島爬火山,「山頂上還冒著火,就像瓦斯爐打開那種藍色火焰。」挑戰過程甚至全程都得佩戴防毒面具,也算是完成了一項人生壯舉。
因為這樣的行程,讓不少學員或 IG 追蹤者都熱情地詢問行程,甚至要求開團;雖然因為疫情導致許多計畫被迫延期,不過也讓 Active Living 在國內規劃了 SUP(Stand up paddle) 立槳等不同戶外行程,「很棒的是,除了我們自己的會員們參加,真的有散客因為這樣的課程認識我們。」藉由走入自然,啟動大家對自我身體的感知,這樣的做法突破健身房的傳統思考,更成功勾起不少人想要訓練身體、挑戰其他活動的想望。
從課程、選品到空間設計,體現全方位「積極生活」
回到 Active Living 所在的室內空間,這裡的課程主要分為「肌力訓練」和「瑜珈」兩大類,提供泰拳、壺鈴、肌力燃脂、多功能懸吊-綜合訓練、哈達瑜珈、療癒瑜珈等豐富課程;除了團體課程外,還有一對一教練課、銀髮族和孕婦產婦體適能等依照各種族群設定的教學情境:「從前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過時,如何精進身體狀態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質,是最重要的。」瑪姬解釋。
此外,空間和服務設計也隱藏貼心細節,除了備有精油沐浴品的乾濕分離浴室、休息沙發區,甚至考量許多父母無法規律運動的主因在於得照顧孩子,這裡還有提供托育服務的育兒遊戲室,讓爸媽能暫時放下牽掛、自在擁有喘息時間;瑪姬打趣分享,有孩子耳濡目染,回家後還會像教練般指揮爸媽運動!
店內也販售「積極選物」,無論服飾、日常用品、保養等等品項應有盡有。瑪姬笑說常以自己作為「銀針」,親自下海試驗,選物基準由她所崇尚的「平衡、舒服、自然」出發,以成分純淨為依歸,希望讓學員們從課程訓練到日常用品選擇,都不需有不必要的擔心,使 Active Living 整體空間向著自在、舒服、平衡、有機方向前進,一起推廣「積極生活」概念。
瑪姬觀察,時下的健身趨勢已由「體態勻稱」取代過去「瘦才是美」的觀點,整體風氣變得更為正向健康,令她感到十分欣慰;同時也指出,透過健身認識自我的不完美和恐懼,那持續改善、前進的過程就是美麗的:「一步步看見自己的變化,只有你知道自己付出多少努力,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。」
近期 Active Living 也有積極展店的計畫,期許打造將社交及共同工作、餐飲、健身區域三者匯聚一體的三層樓空間,「最好還有一個發呆區塊。」瑪姬笑著說。且期待「Active Living積極生活」的下一步,將如何積極生活!
► 文字 · 攝影:Irene Lin
Active Living 積極生活
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61號5樓(近捷運大安站6號出口)
電話:(02)2708-0250
營業時間:每日10:00~22:00
(詳細營業時間請以店家公告為準)
Irene Lin
多重興趣愛好者,工作與生活均如是。
現為自由媒體工作者,著迷於聽故事和交流對談,並將之轉化於不同載體呈現;喜歡蹦蹦跳跳,也喜歡安安靜靜,但願生活就是一趟不斷前行的充實旅程。
Contact:hello.irenelin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