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定你要不要吃東西的因素是甚麼呢?

大部分的情況不是「餓了」

是時鐘剛好指向12點告訴你午餐時間到了?

還是朋友邀約下午茶,你就點了一塊蛋糕來吃?

或是同事剛好要團訂飲料,你也就訂了一杯?

更可怕的是,有些東西可能擺在冰箱好一陣子,比如放了幾個月的半條巧克力,或擺在桌上好一陣子的半包餅乾、麵包…,它們雖都封口封好,但已經不是那麼新鮮,也不是那麼美味,但你不小心看見了,就隨手打開,然後無意識吃幾口,甚至吃完它!

以上種種情況,即使你肚子一點也不餓,甚至還有點飽,還是能把東西吃下去,是吧?!

看來,吃不吃東西,似乎跟你餓不餓、飽不飽、食物美不美味、你喜不喜歡吃…沒有很直接的關係,太多外在因素,很容易讓我們被影響,被牽著鼻子走。

食物的能見度對人類的誘惑,有時候跟愛情有點像。
看不見,時間久了淡了,就不會去想。
看見了,時時刻刻都想,擁他入懷中。

決定你停下來不吃了的因素是甚麼?

由 <法國女人不會胖> 這本書知道,法國女人不吃了大多是因為不餓了,但,大多數的我們停下來不吃,不是因為內在”不餓”,而可能是,桌上的東西已經被你吃光光了,沒有東西可以吃了。或電影結束了 ,可以停止吃手上的爆米花了。或報紙看完了,可以停止吃桌上那一包洋芋片囉。或同桌的友人都離席不吃了,你也覺得應該要停止吃了。

foodiesfeed.com_Your-Sunny-Side-Up-7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以上種種情況,停止吃東西似乎也跟你飽不飽、餓不餓沒有關係,依然與外在環境有關,且大部分的時候,我們都是把『吃完眼前的食物』當作是一種使命,例如明明剛吃完午餐,同事買了一碗豆花給你,你還是會把它吃光吧!因為胃沒有算術能力,腦袋的記憶也沒那麼好,我們常常在吃飯聊天中,忘了剛吃過幾塊麵包了,吃了幾口巧克力了…咦? 有吃過那道宮保雞丁了嗎?

有時候我幻想著,如果吃東西時,一低頭看肚皮,肚皮馬上呈現透明狀,可以一清二楚看見,哇!裡面有已經有一塊大雞排、一份蛋炒飯、一碗排骨湯… 那我還要喝下那一杯 700cc 的珍珠奶茶嗎???

如果有可以透明的肚皮,對食物的控制力可能會比較好一點。

這就是為甚麼體重控制這麼難的道理所在,外在的誘因太多,而我們的胃與腦傳遞『飽不飽』、『餓不餓』的訊息對於決定我們要『吃』與『不吃』之間的關聯很薄弱,胃與腦傳遞『餓不餓』、『飽不飽』有三個層次:

  1. 胃裡沒有東西,很餓
  2. 有吃一點東西了,不太餓,但還有空間可以吃
  3. 胃已塞滿東西,吃不下了(很像去吃到飽餐廳,吃撐到最後的感覺)

大部份決定『吃』與『不吃』之所以這麼薄弱,是因為我們大多數處於『胃還有空間』這個狀態,且環境中又有如是多的食物誘惑啊。

控制體重的首要任務:減少食物出現在眼前機會

因此,讓食物在環境中的能見度降低,是體重控制的方法之一,例如你可能不知不覺就隨手多吃了放在桌上的那半包巧克力,或許那只有約略 100 大卡,可別小看這區區 100 大卡,它不會讓你飽到不行,簡直就不痛不癢,但每天多吃 100 大卡,一年後體重就會增加快 5 公斤!

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,每增加 1 公斤的體重需要 7,700 大卡,
100 大卡 × 365 天=36,500 大卡
36,500 ÷ 7,700=4.7 公斤

相反的若你每天少掉 100 大卡,一年後體重理論上會減少 5 公斤。

100 大卡不會讓你有任何飲食上的剝奪感,因為,人體很難區分原本吃 2,000 大卡降為吃 1,900 大卡區別,甚至一點飢餓感都不會產生。也很難區分原本吃 2,000 大卡升為吃 2,100 大卡間的區別,甚至一點飽到要反胃的感覺都不會產生。

 

這 100大卡 可以是一小罐的發酵乳,兩三顆的巧克力、兩三片的餅乾、小包裝的零食…,把這零食餅乾放在看不見的地方吧! 記住「看不見就不會想」,或乾脆不要買,若真的想吃,再繞去巷口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買個一份來吃就好,這樣會降低食物取得的便利性,或許在你走去買的過程,想吃的衝動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囉

100 大卡不見得都指的是零食垃圾食物,它也可指的是正餐中的兩三口飯、半碗湯等,例如:

  • 把原本裝得滿滿的飯,改為盛8分、9分滿 。
  • 把原本你自己認為一次吃20顆才會飽的水餃,改拿16~17顆就好。
  • 把原本連皮帶肉一吞而下的雞腿,改先去皮再吃。

Iceland Adventure 2014

只吃適量的食物就好

但要記住的是,把要吃的量,放在碗裡盛好,千萬別點了 20 顆水餃,看著 20 水餃,告訴自己我只吃 18 顆就好,剩下的 2 顆要留下來不吃,這是個莫大的考驗,因為把看得見的食物吃光,是莫名的一種反射,即使你已經不餓了!

行筆於此,我想到我那傳統的媽媽,每天都似乎擔心家人吃不飽,晚餐中餐總是滿滿一桌,我看著滿桌菜餚,耳邊似乎也聽到每道菜發出吃我吃我的聲音,『吃完眼前的食物』的使命就會不自覺產生,縱使我已經很飽了,所以,總是不斷跟媽媽溝通,煮適當的量的就好。

體重控制跟做人做事一樣,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
100 大卡,是 1 年後消失的 5 公斤,還是增加的 5公斤?
就看你的選擇了!

參考資料

書名:瞎吃-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
原文作者:Brian Wansink
譯者:謝伯讓.高薏涵
出版社:木馬文化
出版日期:2008/09/02

原文刊登於 營養共筆


10314606_10152702745444306_8424392836105252397_n關於營養共筆

好像從來沒把寫「營養共筆」的理由好好跟朋友說明過,
每每只要講到這四個自同學們就不由自主發出會心一笑,就沒再問下去了。
不知道大家在念書的時候是不是有寫共同筆記的傳統呢?
在此稍微解釋一下學生時代的共同筆記好了,大學時有很多科目是很硬的,像是生物化學、分析化學、解剖學…等等,這些學科往往一次考試的內容都多到一不行,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把所有的科目都唸好,於是乎就有分組製作各科共同筆記的傳統出現。說是傳統的原因是早八百年前就有了,問學長、學姐得到的答案是「一直以來都是如此。」

就某種層面來說,共筆也是一種歲月的記憶,
在大三美術社的時候,指導老師要我們在校園內製作一個裝置藝術,於是我就和社團的同學們蒐集了各系的共同筆記,然後在學校的圖書館前,推疊成一個好像是龍的樣子…. 目的是想諷刺這樣的傳統。

出社會工作後,有天突然想寫跟營養有關的部落格,想著部落名字時腦海中立刻浮現「共筆」這個概念,於是就這麼叫做「營養共筆」了。跟學生的時候不同,寫這個沒有責任,只要有興趣就能寫,參與的朋友沒辦法投稿也沒關係,開心就好~

網站 http://www.nutrinote.co/

臉書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utrinote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