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成語辭典的解釋,民以食為天的「天」是用來比喻賴以生存最重要的東西,所以整句話的意思是:人民以糧食維生。

過去的年代人們花好多時間來準備食物,自己養雞、養牛、種稻、種菜、捕魚,要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,就會把肉或魚掛起來風乾、曬乾或醃製;要增加 Q 感彈性,會用手不斷揉捻、拍打;要有鮮味,會熬煮大骨、海帶等,但這些都要花好多的時間。

現在我們時間少了,沒時間自己養一隻雞、種菜、熬湯、揉麵,但沒關係,時代進步了,讓我們從「民以食為天」轉變成「民以添為食」的年代 ,依食品化學工業的概念,這個「添」泛指所有的添加物,可以是防腐劑、黏著劑、營養強化劑…都可,不用花時間,只要有「添」字牌萬能粉,食物馬上Q彈有勁、五彩繽粉、要甚麼口味就有甚麼口味。

食用色素
食用色素

或許真的回不去過往單純的年代,添加物已是現在的必要之惡,但也不能說添加物全是惡,例如香腸中亞硝酸鹽就是來抑制致命的肉毒桿菌,兩害相權取輕是添加物添加的原則,然而人們追求物美價廉的食品與商人追求的暴利,卻讓添加物「惡」面相表露無遺,所以當你拿到一個不可思議「價廉」的東西時,應該想想他是否真的有「物美」?

如何看東西是否「物美」,看食品標示是最基本的方法,理財有句名言「投資一定有風險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該詳閱公開說明書」,是的,投資一定有風險,但不該冒險,同樣的,食品添加物百百種,飲食一定也有風險,我們更不該冒險,所以食用前應該詳閱食品標示 。

第一步:品名與成分之間是否有合理性?

雖不能說太陽餅不含太陽、棉花糖不含棉花就是詐欺,因有些品名是以意象或概念來命名,但就純粹以成分來命名,就要注意其成分與所有成分的排列順序,以木瓜牛奶來說,合理來說,在成份中應該找得到木瓜與牛奶這兩個成分,若無,那肯定是詐欺了,且就新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,若他是用木瓜牛奶的香料,不是真的用木瓜與牛奶,那品名一定要註明是木瓜牛奶「風味」調味乳。 再說這個成分的排列順序,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,成分是依含量由高至低排序,比如 A 牌木瓜牛奶的成分為:水、牛奶、糖、木瓜;B 牌木瓜牛奶的成分為:水、糖、牛奶、木瓜,也就是說 B 牌糖的添加比例高。

14473091451_0a8a9a9d54_b

第二步:同質性產品間的價格合理性?

如果你現在想喝牛奶,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牛奶,你發現了某牌的高鈣牛乳比全脂牛乳還便宜,覺得賺到了,高鈣還比較便宜!

這時請你認真看一下盒裝上寫的食品成分,全脂牛乳的成分只有100%生乳,而高鈣牛乳成分多到數不清,有水、奶粉、砂糖、果糖、生乳、複方碳酸鈣(碳酸鈣、糊精、阿拉伯膠)、麥芽精粉(麥芽、大麥、焦糖色素)、異麥芽寡醣、香料、海藻酸鈉、乳酸鈣、脂肪酸甘油酯、結蘭膠。

photo by Ukko for Wikipedia

看完了成分內容,你還會覺得這個充滿添加物的高鈣牛乳比較便宜嗎?他真正牛乳的含量比例不是 100%,但為了有 100% 牛乳的香濃,就會加入很多增稠劑、香料等來提味,食品添加物的成本其實不會很高,且用一點點就可做出又香又濃,讓你味蕾很喜歡的口感,但為了身體健康,還是選擇添加物比較少的產品較好。

第三步:添加物的合理性?

有些食物自己準備不會花很多時間,比如自己泡冷泡茶,單純就只需要茶葉加水,但你去買罐裝的冷泡茶,成份除了有水、有茶,還多了很多的香料、抗氧化劑、碳酸氫鈉等等;或比如你自己打木瓜牛奶,單純就只需要木瓜加牛奶,但你去買罐裝的木瓜牛奶,成份除了有木瓜、牛奶,還多了很多的羧甲基纖維素鈉、碳酸氫鈉、香料等等。

cup-mug-water-tea

而這些多出來的添加物通常是廠商為了讓食品比較穩定,不容易變質氧化變色,增香增稠,讓消費者感覺有料。對於食用者而言,自己泡不加抗氧化劑的冷泡茶,或許放兩天沒喝就會發酸發臭,但這是一杯正港百分百真冷泡茶啊!自己打不加羧甲基纖維素鈉、香料的木瓜牛奶,或許比較不稠不香,放一陣子還產生分層離水現象,但這是一杯正港百分百真木瓜牛奶啊!東西被你吃下肚後,它絕對不是「身外之物」,它會被消化吸收,是內化成身體好的一部份,還是壞的一部份?就看你吃下去的是甚麼囉!

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,「吃甚麼」更是每天都需要面對的選擇,你可以選擇天然食物的真善美,也可以選擇加工食物的色腥羶,但健康的累積,絕對跟你的選擇有關,老話一句:天然的尚好~

原文刊登於 營養共筆


10314606_10152702745444306_8424392836105252397_n關於營養共筆

好像從來沒把寫「營養共筆」的理由好好跟朋友說明過,
每每只要講到這四個自同學們就不由自主發出會心一笑,就沒再問下去了。
不知道大家在念書的時候是不是有寫共同筆記的傳統呢?
在此稍微解釋一下學生時代的共同筆記好了,大學時有很多科目是很硬的,像是生物化學、分析化學、解剖學…等等,這些學科往往一次考試的內容都多到一不行,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把所有的科目都唸好,於是乎就有分組製作各科共同筆記的傳統出現。說是傳統的原因是早八百年前就有了,問學長、學姐得到的答案是「一直以來都是如此。」

就某種層面來說,共筆也是一種歲月的記憶,
在大三美術社的時候,指導老師要我們在校園內製作一個裝置藝術,於是我就和社團的同學們蒐集了各系的共同筆記,然後在學校的圖書館前,推疊成一個好像是龍的樣子…. 目的是想諷刺這樣的傳統。

出社會工作後,有天突然想寫跟營養有關的部落格,想著部落名字時腦海中立刻浮現「共筆」這個概念,於是就這麼叫做「營養共筆」了。跟學生的時候不同,寫這個沒有責任,只要有興趣就能寫,參與的朋友沒辦法投稿也沒關係,開心就好~

網站 http://www.nutrinote.co/

臉書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utrinot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