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從瑜珈淺談「健康」V.S.「健身」

photo-1429277096327-11ee3b761c93

【瑜珈小單字】

yogi:瑜珈修士或瑜珈行者,意指奉行瑜珈做為生活方針的人。

Yogini:我們普遍認為瑜珈源自於印度,古老的印度社會其實只有男瑜珈修士yogi,但如今地球有太多女性瑜珈人口,所以有時又稱女瑜珈修士為yogini。

【瑜珈小認知】

什麼樣的人可以說自己是yogi / yogini?

  1. 基本上只要你自認為熱愛瑜珈,視瑜珈為靈魂伴侶(只是搞曖昧或熱戀期並不算),就可以大聲說自己是yogi了!
  2. 或者,你早已體認到瑜珈並不只是拿來訓練身體的,它非常溫柔的走入了人們的精神生活,點燃生命的熱情與愛,引領我們向更高的智慧臣服。
  3. 在古印度,瑜珈就等同修行,而實踐身心一體的修行人,就是yogi。

首先來個【瑜珈狂熱指數檢測】,看看你符合幾項:

  1. 一天至少盤算三次「什麼時候要練習/上課?」(不管有沒有真的做)
  2. 如果有一個週末(兩天)沒有上瑜珈課或自我練習,便會覺得渾身不對勁,甚至有罪惡感。
  3. 若有工作或聚會與瑜珈時間撞在一起,即使你選擇了前者,多少會怪罪這些事情犧牲了練習(因為練習才是你真正的意願)。
  4. 可以為了練習不吃東西,或感覺不需要吃東西。
  5. 就算身體很累還是會踏上墊子瘋狂練習。
  6. 受了傷,只要膏布一貼、繃帶一綁、護具一穿,練習照樣生龍活虎金剛不敗!
  7. 覺得只有瑜珈能讓自己獲得平靜,沒有它不行。
  8. 不知不覺瑜珈成了你的生活重心,在沒有瑜珈課或練習的日子裡,你會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麼。
  9. 若有人建議你:「該休息了!不用再練了!」你會直接反應:「這怎麼可以!」
  10. 關於自己設定的目標,例如倒立,會覺得現在還沒做到是因為練習不夠。
  11. 肌肉有酸痛表示有練到,但你其實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在肌肉痠痛。

如果以上條件符合一半以上,那麼,這樣的現象顯示你不是yogi——而是「瑜珈上癮」。

要知道,當一件事情狂熱過了頭,對人生都是不健康的。有許多時候,「運動過度」的症狀不一定會顯現在身體狀態上,例如你不一定會有嚴重的運動傷害(當然如果有,而你仍舊沒有尋求長遠有效的解決辦法,只是等傷略為好轉,就開始恢復同質量的練習,直到下一次受傷為止,那麼這就是運動過度的最佳寫照),而是會表現在心理層面,這部分雖然難以覺察,但仍有跡可循,如同上述的十項心理狀態,你的熱情其實已經擦槍走火,變成「依賴」和「執迷」了。

ys-2

【健康V.S.健身】

重新釐清一下,「運動成癮」在這裡要討論的前提是:「資深練習者」,且有過半的「狂熱指數」,兩項都需吻合才算。還是不確定?問自己或你認為可能運動過度的友人一個簡單的問題:「從現在開始起算七天的時間,如果你自動休息一週完全不練習,可以輕鬆辦到嗎?」倘若嘴巴上說:「當然可以呀!」,但是內心其實在大叫:「不行!我不要!我想練習!」那答案就昭然若揭了!

乍聽之下是有點兒諷刺,因為運動健身乃至瑜珈的目的,本就是為了身心健康——我們為了健康而養成運動的習慣,甚至愛上這樣的自己,願意用這樣的態度來生活——「難道運動/瑜珈有害健康?!」

請放心!「瑜珈有益身心健康」是鐵一般的事實,就如同蔬果汁有益健康一樣!多喝蔬果汁對身體很好,但是「只喝」蔬果汁,就不能說絕對有益了!再怎麼注重健康與愛喝果汁的人,也不會天天只喝果汁不吃正餐;那麼,如果你只執意「有沒有練習」,而忽略了整體生活的平衡與幸福,就很可能會發生以下現象:

  1. 為了晨間練習,即使半夜兩三點才睡,隔天還是會早上五點起床練習。
  2. 練習前空腹不進食是好的,但是你經常練習結束後已經過了中午,意味著你的胃至下午兩三點才吃到第一口食物;下了班就趕去上課沒吃任何晚餐,因為練習比較重要,而且少吃一餐才會瘦(又或者你都練習完才在宵夜時段進食)。
  3. 有些肌肉已經時不時發炎,但為了練習,你會貼痠痛貼布、運動膠帶或護膝護腕來「保護」身體。
  4. 受了傷,看了醫生,還沒好七成就迫不及待開始操練,因為不練習就不會進步——「進步」比「休養」重要。
  5. 女性在體脂過低或嚴重運動過量時,月經會遲來或不來,這時候需要大量休息與全面調整,而非忽略這項警訊繼續訓練。
  6. 心靈與肉體都已經明顯感到疲乏卻停不下來,光想到「不練習」就開始焦慮恐慌,已經沒有快樂與體力卻不做任何改變。(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負荷大量訓練,是因為意志力而非體能,通常你並不在乎自己早就透支了,所以也感覺不到累。)

當我們做一件事一段時日之後,往往可能因從事過量或趨於穩定而有倦怠期,工作會這樣,任何興趣與訓練也是一樣,倘若你拒絕接受最愛的瑜珈也是如此,一口咬定這件事不可能發生,那麼最後這項活動所帶來的幸福感終將灰飛掩滅。

為什麼寧可長期犧牲健康就為了滿足練習的慾望?這樣的自我鞭策與努力證明,倘若沒有了健康,又怎麼可能追求卓越?

倦怠也好,上癮也罷,這兩者都顯示我們必須有所改變。允許自己停下來,放鬆休息,好好感受當下的身體與生活,回想一下最初接觸瑜珈的時候,是什麼讓你愛上它?那時的練習簡簡單單,不也讓你擁有健康快樂嗎?請謹記:最核心的價值永遠是「健康快樂」!所有的訓練與瑜珈都只是過程,是你達到健康快樂的途徑而非終點,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放鬆下來,享受這趟旅程吧!然後你就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了。

 

瑜珈行者」——為了健康而瑜珈;瑜珈患者」——為了瑜珈而瑜珈。

 

 


作者/ 張鎌麒

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,2012年於紐約取得RYT500國際瑜珈證照,現任職於做 瑜珈與Yoga Journey瑜伽教師。

IMG_5095個人簡介照片